2月24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顾瑾栩率队来校调研交流,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区校协同发展等议题进行交流。石景山区委常委、副区长李文化,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全明,学校科研院、集成电路学院等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参加调研。座谈会由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全明主持。

市经信局和石景山区领导首先参观了集成电路学院超净实验室“芯片封测智能制造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集成电路工艺与测试实验室”,了解了集成电路学院在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产业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随后参观了校史馆,详细了解了学校的办学历程、办学特色、办学成就,深入了解了我校校训、校风、校徽等学校文化的深刻内涵。

交流环节,李全明副校长介绍了学校在高端产业学院建设中的核心布局。近年来,学校紧密对接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需求,先后成立无人机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和集成电路学院,重点为首都培养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等领域紧缺人才。学校与石景山区共建京西产科教融合发展共同体,推动产学研资源深度融合,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科技动能。

李文化副区长回顾了石景山从传统工业基地向高精尖产业新城转型的历程。她表示,北方工业大学在集成电路产业、区域数字经济、科幻元宇宙等新兴赛道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学校牵头成立的“异构集成和微系统创新联合体”,深度融入石景山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互联网等主导产业布局。未来,石景山区政府将持续优化政策支持,为校地共建创新平台提供空间与资金保障。
顾瑾栩副局长指出,高校是贯通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核心纽带,在促进三链深度融合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他希望,学校针对区域产业需求,聚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推动校企联合课题攻关与人才定向培养。并围绕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产教融合机制优化及学科服务能力提升给出了工作建议。他强调,学校要深度融入区域发展,通过“以企带校、以研促产”模式破解衔接难题,为首都高精尖产业体系注入创新动能。
集成电路学院锚定“首都西部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目标,深化校地资源融通与战略协同,加速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为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提供支撑。